3月的五指山市水滿鄉(xiāng)毛腦村委會毛納村,山腰上的老樹長出新葉,飄出陣陣沁人清香。
如果你想遠離喧囂、享受靜謐,毛納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山上泉水不斷撞擊河礁,浸入泥中滋養(yǎng)著這片土地。毛納村四周有許多茶園,都是隨著近幾年水滿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而逐漸建成的。
星羅棋布的茶園
在毛納村的茶園里,要細心觀察才能找到一壟壟茶樹。村里的茶園屬于分散型茶園,茶樹分布在村莊四周的山腰上,有些被竹林掩映著,有些種在大樹底下。
毛納村的茶園規(guī)模較小,大多為零散種植模式,只有少數(shù)茶葉種植大戶。毛納村村民王大德說,他家茶園面積只有幾畝,分布在房子后方的山腰處。
“孩提時我喜歡跟著爸媽去采茶。”出生在水滿鄉(xiāng)的黎族姑娘卓書顏說,水滿鄉(xiāng)的茶樹生長在茂密的雨林中,采茶時常常有意外的驚喜。孩子們圍著茶樹玩耍,不時能看到鳥窩或不知名的小昆蟲。
過去,毛納村的茶農對茶樹進行粗放型管理,不打農藥、不剪枝,任其自然生長,采摘季到了才采摘。采摘回來的茶青(茶園里剛采摘下來的葉子),被加工成手工茶。近年來,當?shù)夭柁r開始抱團發(fā)展,但是星羅棋布的茶園還是茶農自有自管。
茶農走上致富路
分散性的茶園和獨特的茶葉加工方式,讓毛納村的手工茶顯得較為獨特。毛納村里有一個手工制茶作坊——和茹手工茶作坊,到村里游玩的游客都會到這里買茶葉,帶走毛納村的獨特風情。
近日,和茹手工茶作坊的主人——毛納村村民王柏和與妻子黃菊茹,娓娓道來他們的致富經(jīng)——
“我種了36畝茶樹,每年1月—11月是采茶期,每畝能產(chǎn)茶青約200斤,一年下來種茶收入約10萬元。”談到種茶收入,58歲的王柏和滿臉笑容,“村里如今變得很漂亮,游客多了,茶青一斤能賣50元。”
如今,毛納村超過70%的農戶都種植茶樹,村里有480多畝茶園,種茶已經(jīng)成為毛納村的支柱產(chǎn)業(yè)。每年村里采摘的茶青不愁賣,每斤的價格為25元—50元,茶廠將茶青制成成品茶后銷往全國各地。
多虧了茶葉這個致富“法寶”,毛納村村民才擺脫了貧窮。過去,毛納村里沒有水泥路,進村要走“泥巴路”。黃菊茹說,“過去我們住的是茅草屋,一下雨就整宿都睡不著。”
隨著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毛納村村民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
“隨著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大力推進,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種茶成了村里的特色產(chǎn)業(yè),每逢節(jié)假日,大批游客到毛納村品茶購茶、購買農產(chǎn)品,老百姓收入大幅提升。”水滿鄉(xiāng)黨委書記林豪說,靠著種植茶葉,毛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經(jīng)全部脫貧,全村人均年收入超過1.2萬元,有的農戶靠種茶年收入數(shù)十萬元。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農產(chǎn)品和五指山農產(chǎn)品的金字招牌,毛腦村委會各村民小組出品的優(yōu)質紅茶,成為2019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嘉賓禮品。
茶農翻動茶葉,為揉捻發(fā)酵做準備。
“打掃門庭請客來”
得益于不斷推進的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毛納村從2015年起迎來發(fā)展契機,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為村莊修路、建橋和更新基礎設施;2017年,村道和游客服務中心及附屬基礎旅游設施建成;2019年2月,村里的小橋改建成寬闊的大橋,一系列文旅活動在這里舉辦……
村民們深諳“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道理。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的帶領下,毛納村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村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理雜草、垃圾,保留瓦房等歷史建筑,種植花草樹木,拆除危舊房……
煥然一新的毛納村美不勝收,不斷吸引游客慕名前來“打卡”。今年2月,毛納村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國家舉重隊、國家跆拳道隊近200名隊員和教練員,其中有多位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冠的舉重冠軍。他們在毛納村品水滿茶、嘗黎族長桌宴、跳民族舞蹈,感受五指山市的民族風情。
國家舉重隊隊員石智勇與隊友們一下車就拿起手機不斷拍攝村莊美景,許多運動員、教練員與家人進行視頻通話,毛納村獨特的風光深深吸引著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此次活動的策劃者吳志國在五指山居住了近20年,他希望將毛納村這個藏在深閨的村莊魅力展現(xiàn)出來。
“很多人不知道毛納村是名副其實的茶村,具有茶旅融合的先天優(yōu)勢。”吳志國說,借助此次參觀機會,五指山市在毛納村舉行了2022五指山旅游形象公益大使推介活動,大力宣傳這里的茶文化和自然風光。
五指山市委書記朱宏凌介紹,毛納村環(huán)境優(yōu)美,未來將借助和利用已有基礎設施,不搞大拆大建,打造集觀星、露營、品茶、體驗黎族民俗風情等于一體的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樣板,助力五指山“六園”建設。